農(nóng)村改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所謂的有害生物是指那些達到一定數(shù)目時就會干擾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生物。通常認為,絲狀菌及真菌對污泥沉淀效果有影響。即使當絲狀生物的數(shù)量在整個生物群落中所占的百分比很小時,污泥絮體的實際密度也會降低很多,以致于污泥很難用重力沉淀法來有效地進行分離,從而終影響出水水質(zhì),這種情況通常叫做絲狀菌污泥膨脹(簡稱污泥膨脹)。目前人們已知有近30種不同類型的絲狀菌會引起污泥膨脹。
產(chǎn)品時間:2024-09-11
農(nóng)村改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公司從事污水處理行業(yè),專業(yè)處理各種高低難度的污水。
公司產(chǎn)品多樣,如1.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日處理量1-2000噸)。2.氣浮機(每小時處理量1-300噸)。3.斜管沉淀池4.二氧化氯發(fā)生器(電解法、化學法等)。5.加藥裝置6.板框壓濾機7.機械格柵8.UASB厭氧反應器9.一體化泵站10.玻璃鋼產(chǎn)品等。
公司服務:生產(chǎn)污水設備、承接污水工程、環(huán)保技術(shù)服務、培訓、污水設備安裝、維修等。
豎流式沉淀池
池體平面為圓形或方形。廢水由設在沉淀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進水的出口下設傘形擋板,使廢水在池中均勻分布,然后沿池的整個斷面緩慢上升。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錐形污泥斗中,澄清水從池上端周圍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堰前也可設浮渣槽和擋板,保證出水水質(zhì)。這種池占地面積小,但深度大,池底為錐形,施工較困難。
輻流式沉淀池
池體平面多為圓形,也有方形的。直徑較大而深度較小,直徑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邊水深不小于1.5米。廢水自池中心進水 管入池,沿半徑方向向池周緩慢流動。懸浮物在流動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進入污泥斗,澄清水從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新型沉淀池 近年設計成的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設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縮短沉淀時間,減小沉淀池體積。但有斜板、斜管易結(jié)垢,長生物膜,產(chǎn)生浮渣,維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壽命低等缺點。
此外,近年來正在研究試驗的還有周邊進水沉淀池、回轉(zhuǎn)配水沉淀池以及中途排水沉淀池等。
沉淀池有各種不同的用途。如在曝氣池前設初次沉淀池可以降低污水中懸浮物含量,減輕生物處理負荷;在曝氣池后設二次沉淀池可以截流活性污泥。此外,還有在二級處理后設置的化學沉淀池,即在沉淀池中投加混凝劑,用以提高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能被氧化的物質(zhì)和產(chǎn)色物質(zhì)等的去除效率。
A/DAT-IAT工藝和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一樣,都是利用微生物對廢水中污染物進行分解,達到凈化水質(zhì)的目的。與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不同的是,A/DAT-IAT工藝是由三個不同功能的反應池組合而成,這三個池既可看作在DAT-IAT池的基礎上前置了一個缺氧池,也可看作A/O池與SBR池的串聯(lián)。
設計缺氧池就是為了改善DAT-IAT工藝脫氮效率低的缺點。在缺氧池內(nèi)的缺氧環(huán)境下,DAT池中的硝態(tài)氮液大量回流至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應。反硝化菌可以利用原水中充足的有機碳源來作為電子供體,以回流混合液中的硝態(tài)氮作為電子受體進行厭氧呼吸。
從動力學的角度分析,反硝化過程應屬于零級反應。多數(shù)學者認為:當反硝化過程中有充足的有機碳源,同時NO3--N的濃度高于0.1mg/L時,反硝化速率與NO3--N的濃度無關(guān),只與反硝化菌的數(shù)量有關(guān)。缺氧池在脫氮的同時還可以降解有機污染物,降低了DAT池有機負荷,提高了DAT池硝化速率,增強了DAT池的硝化效果。此外,缺氧池還存在水解發(fā)酵作用,難降解的COD水解為易降解的COD,使得系統(tǒng)生物降解更加容易。
硝化菌是化能自養(yǎng)菌,生長率低,對環(huán)境條件變化較為敏感。DAT池連續(xù)曝氣,整個池處于*混合狀態(tài),流入DAT的廢水很快就被稀釋了,減少了一些有毒物質(zhì)和重金屬對細菌的破壞或抑制。由于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被用作反硝化的外加碳源,因此在DAT池中有機負荷較低,有利于硝化菌的繁殖,硝化反應可以高效地進行。硝化速率還與硝化菌數(shù)量有關(guān),由于A/DAT-IAT有*的沉淀分離功能,無需像其它工藝那樣需要大體積的沉淀池,就可以保證系統(tǒng)內(nèi)高濃度的MLSS,從而維護了較高濃度的硝化菌。IAT池在曝氣階段進行硝化反應,在沉淀階段和排水階段可以利用內(nèi)源碳源進行反硝化反應,進一步降低了NH3-N濃度。
農(nóng)村改造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活性污泥法工藝是一種應用廣泛的廢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shù),其主要由曝氣池、二次沉淀池、曝氣系統(tǒng)以及污泥回流系統(tǒng)等組成。廢水經(jīng)初次沉淀池后與二次沉淀池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通過曝氣,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tài),并與廢水充分接觸。
廢水中的懸浮固體和膠狀物質(zhì)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營養(yǎng),代謝轉(zhuǎn)化為生物細胞,并氧化成為終產(chǎn)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機物需先轉(zhuǎn)化成溶解性有機物,而后才被代謝和利用。
廢水由此得到凈化。凈化后廢水與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淀池內(nèi)進行分離,上層出水排放;分離濃縮后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nèi)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其余為剩余污泥,由系統(tǒng)排出。
活性污泥的形態(tài)和組成
活性污泥通常為黃褐色(有時呈鐵紅色)絮絨狀顆粒,也稱為“菌膠團”或“生物絮凝體”,其直徑一般為0.02~2mm;含水率一般為99.2%~99.8%,密度因含水率不同而異,一般為1.002~1.006g/m3;活性污泥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一般為20~100cm2/mL。
活性污泥由有機物及無機物兩部分組成,組成比例因污泥性質(zhì)的不同而異。例如,城市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的活性污泥,其有機成分占75%~85%,無機成分僅占15%~25%?;钚晕勰嘀杏袡C成分主要由生長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組成,這些微生物群體構(gòu)成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食物鏈,其中以各種細菌及原生動物為主,也存在著真菌、放線菌、酵母菌以及輪蟲等后生動物。在活性污泥上還吸附著被處理的廢水中所含有的有機和無機固體物質(zhì),在有機固體物質(zhì)中包括某些惰性的難以被細菌降解的物質(zhì)。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標
(1) 污泥濃度指標
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也稱為“混合液污泥濃度”,表示活性污泥在曝氣池混合液中的濃度,其單位為mg/L或kg/m3?;旌弦簱]發(fā)性懸浮固體濃度(MLVSS),表示有機懸浮固體的濃度,其單位為爪mg/L或kg/m3。在條件一定時,MLVSS/MLSS比值是比較穩(wěn)定的,城市污水一般在0.75~0.85之間,不同廢水的MLVSS/MLSS值有異。
(2) 污泥沉降性能指標
①污泥沉降比(SV)又稱30min沉淀率。SV是指從曝氣池中取出的混合液在量筒(一般是100mL)中靜置30min后,立即測得的污泥沉淀體積與原混合液體積的比值,一般以%表示。SV值能相對地反映出污泥濃度、污泥的凝聚和沉降性能,可用于控制排泥量和及時發(fā)現(xiàn)初期的污泥膨脹。一般認為SV值的正常值為20%~30%。由于SV值的測定方法比較簡單快捷,故成為評定活性污泥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