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2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在生物脫氮除磷工藝中,污泥膨脹是運行管理中的一個難題。該文介紹了生物脫氮除磷工藝中絲狀菌的種類和數量的變化。數據表明,生物脫氮除磷工藝中的絲狀菌種類主要是微絲菌,其次是0675型和0914型菌。經分析認為,泥齡的增加會促進絲狀菌長度的明顯增長,并導致污泥膨脹;生物殘渣的濃度,是造成長泥齡污泥膨脹的原因之一。
產品時間:2024-09-07
WSZ-A-2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找生產WSZ-A-2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公司合作選濰坊魯盛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公司常年生產污水處理設備,有自己的生產團隊、技術團隊、安裝團隊、售后團隊。
公司日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5-10臺,隨時需要、隨時發(fā)貨,氣浮機3-5臺、備貨充足,二氧化氯發(fā)生器50-100臺、現(xiàn)貨供應。
公司在處理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洗滌污水、屠宰污水、餐飲污水、噴涂污水、塑料清洗污水等全國都有案例可考察。
利用人工濕地技術進行處理
我們都知道濕地具有凈化的重要功能,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就可以運用濕地的功效,建立一些人工濕地,通過建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內部的植物和各種微生物的凈化功能,從而達到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凈化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具有濕地景觀的功能。在低洼濕地或沼澤地有計劃地種植蘆葦、香蒲等耐水性、沼澤性植物,讓大量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生長從而形成生物膜。當污水流經生物膜時,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攔截留。有機污染物則通過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異化作用而被去除。濕地床系統(tǒng)中因植物根系對氧的傳遞釋放,使其周圍的環(huán)境依次呈現(xiàn)出好氧、缺氧和厭氧狀態(tài),確保了污水中的氮、磷不僅能被植物和微生物作為營養(yǎng)成分而直接吸收,而且還可以通過硝化、反硝化作用及植物和微生物對磷的過量積累作用,將其從污水中去除,最后隨植物定期收割或更換填料而從系統(tǒng)中去除。人工濕地技術處理效率較高,如果與厭氧水解技術配合使用,水力負荷可以達到0.24~5m3/m2*d,而且基本不需要動力,管理維護較為簡單,運營成本很低。所以在發(fā)達地區(qū)或人口較為密集的村莊,設置合理的人工濕地,既能夠達到處理生活污水的目的,還能夠通過該技術設計一些濕地景觀,營造更好的農村自然景觀。
利用生物接觸氧化技術進行處理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于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并使池體內污水處于流動狀態(tài),以保證污水與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在有氧條件下,污水與表面填料的生物膜充分接觸,使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能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收、分解,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效果。生物接觸氧化技術的處理效果好,效率很高,但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很高,只適用于人口非常密集的農村地區(qū)。
膨脹活性污泥的密度一般比水小,作為應急處理措施,可考慮投加混凝劑,以改善其沉降性能。我們初步選擇了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劑——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和無機混凝劑——硫酸亞鐵進行對比試驗。
聚丙烯酰胺投加量與污泥沉降性能的關系
在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使其濃度分別達到10、20、30、40、50和60mg/L,污泥的SV值變化。
聚丙烯酰胺的投加對于污泥的沉降性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且存在一個最jia投加量,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該中水回用系統(tǒng)采用新型淹沒式復合膜生物反應器,曝氣量大、水力攪拌強烈,聚集起來的絮體顆粒容易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混凝效果不理想;當投加量高于最jia投加量時,絮凝體除中和膠體的負電荷以外,過多的正電荷又使膠體離子帶上正電荷而重新穩(wěn)定。
硫酸亞鐵投加量與污泥沉降性能的關系
處理水量為50L/h的小試裝置中投加硫酸亞鐵溶液,使其質量濃度在10至180mg/L之間變化,污泥的SV值變化;投藥前后菌膠團狀態(tài)。
投加硫酸亞鐵溶液后污泥沉降性能得到明顯改善,SV值下降了約百分之十五。但是超過60mg/L后污泥沉降性能沒有進一步的改善,所以確定實際運行時硫酸亞鐵的投加量為60mg/L。按照市售硫酸亞鐵的價格估算,在投加應急混凝劑期間,每噸污水的處理成本增加約0.05元。
在投加硫酸亞鐵(60mg/L)前后,測量混合液PH值從7.63降至7.07,對污泥活性的負面影響很小。
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投加效果受水力條件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其單體有毒性、難降解,存在二次污染問題,經濟效益較投加硫酸亞鐵差。
硫酸亞鐵價格便宜、使用簡單,對膜及污泥沒有負面影響,其對污泥密度的影響是有效的,但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營養(yǎng)比例失調的問題,所以只能作為應急控制措施。
利用沼氣池技術實現(xiàn)變廢為寶
利用沼氣池對農村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是我國農村所普遍使用的一項方法,這是針對農村的實際情況所采取的適當措施。通過這項技術能夠實現(xiàn)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快速發(fā)展,實現(xiàn)變廢為寶。通過這個方法,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通過發(fā)酵變成了沼氣,同時凈化了污水,處理后的水又可以用來作為灌溉用水或者是牲畜的飲用水,從而很好地解決了農村的水資源不足的危機。而發(fā)酵中產生的沼氣又可以作為能源使用,解決家庭日常能源供應問題。同時農村的秸稈等也可以進行發(fā)酵處理,從而避免燃燒后產生的污染。但沼氣池技術也有不足的地方,如處理的效率不高,處理后的污水濃度依然無法達到排放的標準;容易滋生細菌,衛(wèi)生環(huán)境較差;處理量不多,一般只適用于一個或多個家庭共同使用。